奋进新“千百十”【3】|纵横海上一万米
一万米,是什么概念?
是绕操场跑25圈,是飞机到地面的垂道距离。
一万米,也是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海域段的长度。
胶州湾是经过漫长演化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地貌,多条断裂带在此汇集,海底地形十分复杂。2004年以前,胶州湾工程勘探工作一片空白,“深海锁蛟”等神秘传说广为流传。
海洋勘探环境极其恶劣,地质情况极为复杂,勘探技术亟待突破。摸透海底的地质情况,对二隧来说,是极为神秘的课题,也是最危险的工作。
海底勘察自烈日下开始
2020年6月2日,随着船舶抛锚、钻机启动,二隧海域钻探的旗帜已然张开,探索神秘海域的征程正式开始!
一柱柱岩芯随着钻机从海底提取上来,只见一个人身穿防护服,头戴安全帽,仔细研判和标记着。而每一次岩性的突变都揪动着他的心。他,就是二隧总工办技术人员,郭永建。
郭永建,2013年从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,十年里潜心专注于胶州湾第二隧道的建设推进工作,是伴随着二隧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一线技术负责人员。这样一位高学历、高研究水平的郭博士,牵头开展了30余项重点专项研究;也正是他,扎根在胶州湾第二隧道勘测一线,通过钻探获取海底地层样品,对样品进行分析、从而获取海底地层的地质信息,为选定海底隧道路线、海域内断层破碎带预处理和安全掘进提供有力支撑。
6月的青岛,闷热又潮湿,但烈日映照下的不是满脸汗水的疲惫,而是满怀欣喜和兴奋。因为,随着勘察的深入,海域最大、最危险的沧口断裂带,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,这为选择隧道线路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让所有人倍感焦急!马蹄礁附近暗礁密布,尽管团队做了安全保障,万分小心施作,但仍然发生了触礁事故,交通船螺旋桨叶断裂!郭永建带领团队不畏艰险,利用仅剩的备用船,拼命控制方向,大家成功脱困。
回忆起这段经历,郭永建说,“虽心有余悸,但勘探工作是值得的。海底隧道要修建在海底下,顶上是汪洋大海,整个隧道要穿越的地质十分复杂,如果地质条件搞不清楚,等于闭着眼干活,肯定会出问题。”对工作负责,这是和记官网隧道建设者的使命和职责。
海域地质钻探者,是一群专业和勇敢的人。他们在海底的黑暗和寂静中,用钻头和仪器探索着地球的深处,为人类的交通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信息和支持。他们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尊重,对技术有着严谨的要求。他们是海洋地质领域的佼佼者,也是爱岗敬业的典范。
海底勘察在冰雪中攻坚
冬天,是海洋难得的少雨、低风速季节,但冬季的隧道海域钻探是一项极其困难和危险的工作。它需要在冰冷的海水中,穿过厚厚的冰层钻入岩层,探测海底的地质和资源,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,是海域钻探的攻坚阶段,也是工作量最大的时段。
郭永建站在甲板上,感觉自己像是在水深与火热之间,上半身被阳光炙烤,汗水淋漓,下半身被海水浸湿,冰冷刺骨。每次钻探都要在海上漂浮4、5天,有时连续钻孔10个、20个甚至30个,都是无效孔。海水不断涌上钻探船,结成厚厚的冰。靠着这样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,郭永建带领团队完成了海域抽压水试验,预测出隧道开挖涌水量,为针对性封堵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在钻探勘察的最后阶段,钻探船进入了青岛港黄岛码头海域。港口交通繁忙,水域环境复杂,钻探船作业难度大,而且将大幅占据船舶的可航水域,对来往船舶航行影响巨大。郭永建带领团队顶住压力,在120米的操作空间内制定最佳锚泊方案,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钻探工作。在这片海域内,他带领团队成功识别出了两条断裂带。如果错过了这块区域,后果将是不堪设想!
有人会问,一个小小10cm的钻孔能起什么作用?在海底隧道的勘察阶段,需要利用一个个钻孔获取海底地层样品;这小小的10cm钻孔能为二隧的设计和施工保驾护航。经过700余天上千次的勘测,郭永建带领团队一共查明了10条海底大型断裂带,这其中有一条断裂带,出水量达到每天3000立方米。如果不提前探明,施工时不采取封堵措施,那将是灭顶之灾。
在历经700天的奋斗之后,胶州湾全部5条跨海通道的地质勘探工作圆满完成,胶州湾第二隧道的路线也根据勘测数据确定下来,全面支撑了青岛市湾区交通和经济发展!
勘察结果也证实了老前辈的猜想:胶州湾从湾口往里,地质越来越差。以后若是修三隧、四隧,大家走的弯路会大大减少。带着刚出炉的勘察结果,郭永建所在的团队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我市首台15m大直径盾构机的选型工作,地质探明带来的惊喜还会越来越多。
海域地质钻探者,敢于面对未知和危险,挑战自己的极限和潜能。他们共同承担着海底钻探的责任和使命,共同分享着海底钻探的成就和荣誉。
他们是海洋地质领域的佼佼者,也是艰苦奋斗的典范,为二隧的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!
正言道:古来两岛遥相望,隧道修成始贯通。纵横海上一万米,劈波斩浪创峥嵘!
撰稿:建投公司
编辑:王照宇
审核:祁文利